在基础教育阶段,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管控过严。基础教育阶段的减负与家长的要求背道而驰。近几年来,减负成为了热门的教育话题,教育部等多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和措施,基础教育阶段,中国孩子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?
从1955年7月,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“减负令”——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》算起,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“减负令”,地方出台的“减负令”多达上百道。然而,现实情况是,学校逐渐为学生减负,家长却把孩子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补习上。在西方,家长着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,国内家长更重视通识教育的基础。据《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我国现有两亿多中小学生,大中城市的学生当中,90%以上小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。西方基础教育则正好与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理念相反,西方教育更重视孩子独立能力、创造能力、动手能力、实践能力的培养,不主张把孩子关在教室里,埋在书堆里,卡在考试里,变成一个没有生存能力只会啃嚼书本的“书虫”。
减负不仅要依靠学校,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,父母需要以身作则。杨海林认为,中国的基础教育,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着抓得过紧的情况,作为青少年,二八年华更应该顺其自然发展,过多的裁剪可能会适得其反。相比于国内的基础教育,西方的教育模式更值得
中国家长借鉴,西方更侧重“玩”,寓教于乐,遵从孩子的天性。